图片

京东的外卖地面推广活动正在进行得非常热烈,然而在这背后,其实蕴藏着不少技巧。有的人觉得这项工作容易上手,而有的人则觉得挑战重重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话题的神秘面纱。

服务商背景

图片

现在京东的外卖地面推广服务商中,很多人之前都有过美团外卖地面推广的工作背景。以四川的芦笙为例,他便是京东的外卖服务商之一。在申请服务商资格的时候,京东特别关注团队是否具备美团地面推广的过往经验。因为京东外卖所瞄准的市场,很大一部分与美团的重合,拥有这方面的经验对于业务的推进大有裨益。

地推指标与招募

京东对地推服务商设定的目标大约是每日新增10家商家,即便未能达标,也不会有太大影响。网上充斥着各种招募地推人员的广告,有些服务商直接与京东合作,而有些则是外包团队,级别各不相同。热门帖子宣扬“一单180元,当天结算”等条件,吸引了众多求职者。薪资从120元到180元不等,普遍认为京东外卖拉新较为简单,因为有现成话术,且京东品牌知名度高,容易说服商家加入。

拉新政策变化

图片

自二月起,京东对外卖服务商的新增规则进行了调整。在2月12日至25日期间,地面推广的佣金结算实行了T+3制度,这意味着在商家审核通过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款项支付。在这段时间内,地面推广较为轻松,只需零佣金且菜品数量不多于五个,商家一旦通过审核即可上线,即便不开业也能获得收益。然而,随后的政策变动使得商家的决策成本有所上升。

商家拓展难题

商家大多已被发掘,新店铺难以寻觅,而且还得承受那些繁琐的条款去说服他们,这让商家有种被欺骗的感觉。众多商家对新规定感到不悦,这无疑加大了拓展的难度,地推人员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进行解释,但效果却未必理想。

审核问题凸显

服务商们遇到京东外卖审核流程不畅,有人认为是因为审核人员不足。莎莎在2月21日提交的商家申请,至今尚未得到审核。这样的情况不仅拖延了地推人员的款项结算,还让商家对平台产生了疑虑,进而影响了业务的进展。芦笙曾参与过美团的地推工作,经过对比后认为美团对外卖业务投入了全力,而京东则显得精力分散,因此审核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。

图片

地推整体评价

京东外卖服务已经运行了一个月,负责地面推广的工作人员普遍认为,京东在此项业务上的投入力度不够,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。虽然他们在网络上大肆宣传商家加盟数量、骑手配置等信息,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运营模式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问题。实际上,这些因素才是决定该平台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。

大家对京东外卖未来能否解决这些问题,是否能在市场上稳固地位有何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,同时别忘了点赞以及转发这篇文章。